•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辽宁工业大学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科学研究

  • 学科建设

  • 教学实践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
教授博士风采
硕士生导师
教学团队
科研平台
科研团队
科研成果
学科布局
培养计划
本科生教育
专业介绍
专业就业情况
研究生教育
硕士点简介
硕士生导师
留学生教育
留学生教育
理论教学
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
教学大纲
课程组成
教学成果
实践教学
实验室建设
实践基地
创新团队
工会组织机构
党组织机构
工会活动
党建活动
光荣榜
学生管理制度
学生会组织机构
考研光荣榜
集体荣誉
先进个人
大学生活动
教学实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机构设置
  • 师资队伍
    • 教授博士风采
    • 硕士生导师
    • 教学团队
  • 科学研究
    • 科研平台
    • 科研团队
    • 科研成果
  • 学科建设
    • 学科布局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留学生教育
  • 教育实践
    • 理论教学
    • 实践教学
  • 党建工作
    • 工会组织机构
    • 党组织机构
    • 工会活动
    • 党建活动
  • 学生工作
    • 学生管理制度
    • 学生会组织机构
    • 考研光荣榜
    • 集体荣誉
    • 先进个人
    • 大学生活动

教学大纲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教学 >> 教学大纲 >> 正文

《化工原理(B)》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B)                     课程编码:18000053

学    时:32学时                            学   分:2学分

开课学期:第4学期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学科技术基础必修课

适用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流体力学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比较全面系统的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化工单元操作的理论知识,为专业学习打下理论基础,并为今后从事环境污染控制工艺、设备的设计、开发、操作、管理提供初步能力。

本课程主要讲述与环境污染控制相关的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及其设计计算方法,进而使学生能够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物料特性,能合理的选择单元操作和设备,并能对设备进行设计计算和开发创新。

二、基本要求

掌握颗粒与颗粒群的特性;熟练掌握过滤的基本方程、原理和方法;掌握过滤设备的构造及原理。掌握传热方式;掌握热传导机理;熟练掌握平壁及圆筒壁热传导速率方程;掌握对流传热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对流传热传热过程的计算;掌握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及选型计算。掌握吸收原理;熟练掌握气液相平衡关系及计算;熟练掌握气体吸收过程的传质速率方程;掌握填料吸收塔的结构和计算。 掌握干燥原理、对流干燥的特点;熟练掌握湿空气的性质参数及湿度图;熟练掌握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掌握干燥速率与干燥时间的计算;掌握干燥器的类型及选用原则。

根据大纲要求,选用杨祖荣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化工原理》作为教材。因为该教材与大纲要求基本适应。在教学方法上建议以课堂讲授为主,应在使学生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注意结合实际例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绪论

化工生产过程与单元操作;课程的性质、内容及任务;化工单元操作中常用的基本概念和观点。

第1章 非均相物系分离

本章内容:颗粒与颗粒群的特性,过滤基本方程式,过滤设备。

本章要求:了解颗粒与颗粒群的特性;掌握过滤基本概念;熟练掌握恒压过滤基本方程式及应用;熟练掌握过滤常数的计算;掌握过滤设备结构、原理。

第2章 传热

本章内容:传热方式,加热剂和冷却剂,冷热流体的接触方式,热传导,对流传热,传热过程计算,换热器。

了解加热剂、冷却剂的种类及选用;了解传热设备中冷热流体的接触方式;熟练掌握傅里叶定律;熟练掌握平壁及圆筒壁热传导速率方程;熟练掌握对流传热基本原理、对流传热速率主要影响因素;掌握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熟练掌握热量衡算方程、传热速率方程和总传热系数的计算;熟练掌握平均传热温差的计算;熟练掌握传热过程的计算。掌握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及选型计算。了解其它常用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第3章气体吸收

本章内容:相组成表示法,吸收剂的选用,吸收操作的分类,吸收过程的气-液相平衡关系,单相内传质,相际对流传质及总传质速率方程,吸收塔的计算,填料塔

本章要求:熟练掌握相组成表示法及换算;掌握吸收剂的选用;掌握吸收操作的分类;熟练掌握气体中液体中的溶解度、亨利定律及相关计算;熟练掌握相平衡关系的应用;掌握分子扩散、菲克定律及应用;了解分子扩散系数及影响因素;掌握单相传质速率方程;熟练掌握双膜理论要点;熟练掌握总传质系数和总传质速率方程;熟练掌握吸收过程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的推导;熟练掌握最小液气比和吸收剂用量的计算;熟练掌握填料层高度和塔径的计算。掌握填料塔的结构。

第4章干燥

本章内容:物料的干燥方式,对流干燥的特点,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干燥速率与干燥时间,干燥器

本章要求:了解物料的干燥方式;熟练掌握对流干燥过程原理、特点;熟练掌握湿空气的性质参数及计算、湿度图及应用;熟练掌握水分在气固相间的平衡;熟练掌握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掌握提高干燥器热效率途径;掌握干燥速率与干燥时间的计算。了解干燥器的类型、性能特点及选用原则。

四、课程习题的要求

主讲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留课后习题或讨论内容,作业要求按时完成,每个学期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教师要有详细记载,作为平时考察内容。

五、课程授课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 学 内 容

授课

习题课

合计

绪     论

1

 

1

第1章  非均相物系分离

5

 

5

第2章  传热

9

1

10

第3章  气体吸收

9

1

10

第4章  固体干燥

6

 

6

共  计

30

2

32

六、课程考核方式

考核分二部分:平时考核+期末闭卷考试。平时考核合格,允许参加期末考试。平时考核不合格者,不允许参加期末考试。

成绩:平时考核20%+期末考试80%。

七、教学大纲使用说明

理论教学与习题课采用多媒体授课。

八、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化工原理》(第三版),杨祖荣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化工原理》(少学时)(第二版),陈敏恒,潘鹤林,齐鸣斋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化工原理》(第四版),管国峰,赵汝博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化工原理课程学习指导》(第二版),丁忠伟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4

制定人:冯世宏

审定人:贾兰

批准人:张震斌

 

二○一七年七月

 

上一条:《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大纲 下一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Copyright@2008-2017  辽宁工业大学365bet亚洲版网址 版权所有 

地址: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士英街 121001

院办:0416-4198019

招生就业处
教务处
研究生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